首页 > 问答详情

小米生态链模式十年来最大调整,提出分级管理策略丨36氪独家

作者:邱小芬

责任编辑:杨宣

36氪独家获悉,小米生态链部门近期提出“SAN分级管理策略”,并做出相应组织变革。业内人士称,这也是小米十年来生态链模式的最大一次改革。

具体来说,小米将自己众多的生态链品类划分为S、A、N三个分类逻辑,其中S品类将是未来小米生态链最关键的品类,小米梳理出了音箱、路由器、门锁、摄像头四个方向。

知情人士称,S品类未来有机会实现50-100亿的市场规模,并将由小米生态链及生态链公司共同管理。

S品类中,小米选择合作的生态链公司仍在确定中——小米音箱的合作方为此前负责“米兔故事机”项目的小米生态链企业“机器人岛”;门锁品类选择了此前负责小米智能锁公司的“陆科”;相机品类已选定6家公司;路由器品类暂时空缺。

此外,A类是未来有潜力突破10亿的品类,包括空气炸锅、电饭煲、净水器、厨房电器、空气净化器等,该类产品运营模式类似原生态链模式,并未进行太多的模式调整。

N类发生了明显变化,主要瞄准10亿元以下规模的品类。36氪了解到,在该品类上,小米未来将以品质为重点,但会放松对定价体系、项目标准等的控制,将控制权交还给生态链公司。

目前,小米生态链公司已基本完成与小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小米尚未对此给出官方回应。

这次调整并不意外,此前小米IoT业务按照产品品类划分为智能连接、清洁家电、IoT产品、厨卫电器、健康出行、数码消费、环境电器七大业务部门,显得相对复杂。

Slei生态链原有的分工模式也遭到了小米的反思。

36氪获悉,小米在近日的会议上表示,此前的分类模式导致生态链项目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分散精力、缺乏业务优先性。加之近年来小米生态链各品类均遭遇增长瓶颈,如果继续坚持过于复杂的组织架构,势必导致整体合作效率降低、项目间竞争加剧。

为了适应生态链分类逻辑的变化,小米生态链部门近期对组织架构做出了相应调整,三个新业务部门负责人被重新定义——S型体系由程亮担任负责人,A型体系由杨浩东担任负责人,N型体系由刘迪担任负责人。

一位业内人士解释,由原来的七个业务部门缩减为现在的三个“SAN”业务部门,本质上是让“重的更重,轻的更轻”。

前述人士表示,小米未来将加大对S类中重点品类的资源配置;而对于整体规模不那么大的品类,小米计划将整体流程“轻量化”,包括推行快速立项、弱化全流程管理、取消单品立项标准等。

生态链模式是小米在流量时代的产物,除了接手小米手机的流量溢出,小米还投资生态链公司,孵化业务,输出模式。近十年来,很多不起眼的蚂蚁金服也通过小米生态链模式,诞生了不少爆款。

对于小米而言,在生态链模式的支撑下,IoT业务不仅支撑了小米账面营收的三分之一,还贡献了相当可观的投资收益。但随着小米如今全面押注“人车家全生态”,其精力逐渐向造车业务转移,过于复杂的生态链模式也需要重新思考,以适应当下的生存阶段。

结尾

精彩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