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评测 > 视听影音详情

日系彩电四大品牌在华倒一半 索尼夏普陷亏损

文_记者 黄岩 编辑_方宇

羊年春节到来前,山东济南彩电厂工人肯定能放长假。

2015年1月30日,松下关闭了位于山东济南的彩电工厂,这是继2014年上海工厂关闭后,在中国的最后一家彩电工厂。尽管松下强调会继续以OEM的方式在华销售松下彩电,但其中国加工厂被边缘化已成定局。东芝也感到失望,从2015年3月起,东芝电视将逐步退出海外市场,只在日本国内生产和销售。

日本四大彩电品牌已有一半倒下,坚守的索尼和夏普也笼罩在亏损的阴影之中。索尼已连续6年亏损,累计亏损额高达1.15万亿日元(约合96.13亿美元)。在出售VAIO之后,索尼正考虑出售电视机和手机业务,甚至还打算出售发家致富的东京NS大厦。夏普拥有全球唯一的十代液晶面板生产线,但竞争力落后于韩企和台企。夏普2015年2月发布的财报显示,2014财年净亏损300亿日元(约合2.5亿美元),2013年扭亏为盈后再次陷入亏损。

就在中国媒体纷纷感叹“日企大败”之际,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一篇《中国人去日本买马桶盖》一夜之间爆红朋友圈,文章中关于中国游客抢购日本电饭煲、吹风机、马桶盖的描述引起不少人的共鸣,也让中国家电企业感到不安。

一边是撤退,一边是抢购,日本家电企业真的败下阵来了吗?

相比于萎缩和退缩,日本企业更喜欢用转型来形容自己的变化。它们退出了竞争力不强的低端家电制造,但在核心零部件方面依然强势,比如夏普的液晶面板、松下的锂离子电池、索尼的光学器件等。日本品牌并没有消失,而是藏在其他品牌的产品里,就连苹果手机也大量使用日本产零部件。上游永远是产业链的核心和利润点。不仅是消费电子,日本企业也在向新能源、汽车电子、智能家居等利润前景更广阔的新领域迈进。

等离子之父松下选择退出家电领域。松下社长津贺一宏曾表示,“我们已经不再是一家家电公司了”。那么,松下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?据2013年财报显示,松下家电业务销售额为1.8万亿日元(约合150亿美元),占到7.7万亿日元总销售额的23.4%,汽车电子、住宅及B2B业务合计销售额达到57%。车载导航、智能家居系统、太阳能电池等取代家电成为松下新的发展方向。2018年10万亿日元的销售目标中,汽车、住宅及B2B业务占比6.5万亿日元,家电业务被摊薄为2万亿日元。

曾经生产出日本第一台电视机的东芝,也面临告别彩电业务的命运。2013年,东芝集团营业利润为2908亿日元,其中最大的贡献来自于以半导体和社会基础设施为主的B2B业务,家电业务仅占集团总销售额的18%。2013年,东芝家电业务亏损476亿日元,其中大部分是受到海外电视业务的拖累。东芝预计2014财年全球彩电销量将较上年下降20%,至700万台,这一数字还不到三年前的一半。在中国市场,东芝彩电早在5年前就委托TCL生产和销售。“目前我们与东芝的合作关系没有变化,合资公司一切正常”,TCL集团品牌中心总经理梁启春对本刊记者表示。

日立比松下和东芝退出得更早。2011年,日立停止生产个人电脑和电视,出售硬盘业务,彻底退出消费电子领域,专注于云计算、智慧城市和建筑机械。日立预计2014财年营业利润将增长9%至5800亿日元,连续两年创下新高。

历史总是在重演,30年前,美国、欧洲家电企业也曾经历过溃败,打败他们的是日本企业,西门子、伊莱克斯、飞利浦、惠而浦逐渐淡出家电行业,索尼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企业。时过境迁,如今全球家电制造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中国和韩国。“三星、LG走的路线和当年的索尼如出一辙,以低价产品占领市场,逐步完成品牌的中高端升级。5年前LG刚进入中国的时候,价格比国产品牌高不了多少。”家电行业观察员刘步尘说。

在消费电子行业,由一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CEO领导的日本企业似乎已然老龄化,最年轻的松下社长津贺一宏已经58岁。日本家电产品离年轻消费者越来越远。过去家电是奢侈品,人们愿意花几万元买一台大屏电视。如今,这样的消费者仍然存在,但已是金字塔顶端的稀有动物。家电已成为大宗消费品,手机更是一年换一次的快速消费品。日本企业却没能跟上这一潮流,日系企业早已退出智能手机的竞争。在彩电市场,索尼、夏普坚称自己的品牌足以支撑溢价,但消费者却不这么认为。

在分析人士看来,日本企业过于注重硬件,忽视了软件和服务。索尼影视拥有宝贵的内容资源,但并没有真正利用好,仍然把新兴市场视为低成本制造基地和低端产品销售地。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消费电子的战场,但日本品牌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。无论是被动撤退,还是主动转型,日本企业的退出客观上都给市场留下了空间。这会是中国企业的机会吗?在中国市场,本土品牌在家电各品类中都大获全胜,但在全球市场,中国品牌的竞争力与三星、LG相比还相差甚远,想要抢占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难度极大。

中国区研究总监张兵估计,2014年全球彩电市场格局没有太大变化,日本品牌整体份额不超过25%,韩国品牌占40%,中国企业约占25%~26%,剩下的10%属于美国和台湾企业。“中国企业的份额提升了1~2个百分点,但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。在全球市场,中国彩电仍以OEM出口为主,在北美、欧洲等发达市场,韩国品牌份额达50%,日本企业退出的份额都被韩国品牌拿走了。”张兵说。

日企的“主动转型”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自身的失败。索尼、夏普早已不再是中国消费者购买电视的首选,东芝、松下更是边缘化。不仅在彩电,在白电市场,日系品牌的竞争力也在下降。2014年,外资空调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足6%,格力、美的、海尔占据了近80%的市场份额。日本大金如今销量前十都进不了。“退出制造是第一步,下一步就是退出品牌,就像几年前三洋卖给海尔一样。”刘步尘说。

液晶时代,垂直整合能力成为彩电业的核心竞争力,而这正是日本企业最大的短板。CRT时代,索尼凭借特丽珑技术一统天下,但进入平板时代,日本彩电却出现战略失误,松下错误押注等离子,索尼则对液晶犹豫不决,而重金投资建设液晶面板产线的只有夏普。“液晶面板行业长期被韩企和台企垄断,夏普早年闭关锁国,近几年虽然开放不少,但始终没能撼动行业格局。”张兵说。在他看来,韩企凭借对面板的重金投入,奠定了领先地位,“不只是今天,下一代显示器OLED技术,三星、LG仍将扮演主角。”

日本企业的短板也是中国企业的软肋。中国彩电行业,仅有TCL投资建设液晶面板生产线,价值链核心环节的缺失直接导致盈利能力下滑,中国彩电企业净利润率普遍不足5%,仅为白色家电企业的一半,2014年长虹、康佳双双出现亏损。

虽然松下宣称自己已经不再是一家家电企业,但其家电业务规模依然庞大,2013财年其家电业务营业额达150亿美元,整体销售额为642亿美元。中国家电企业规模超过千亿的越来越多,但利润规模的差距直接制约了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。“中国企业在智能电视等应用技术上进步很快,但在核心技术上与国外品牌还有较大差距,品牌价值难以提升,这是中国品牌无法进入发达市场的重要原因。”刘步尘说。韩国企业在OLED技术上投入已超过10年,LG拿出OLED大屏电视,三星刚宣布投资36亿美元新建OLED面板生产线,柔性显示时代越来越近。 “未来十年,中国家电企业的竞争对手就只有韩国企业,我们只能跟随。”

您可能在找
商务合作:182111888@qq.com
京东厂家 米特拉空气能热水器/家用机名流 160L/210L/空气源热泵成批出售
厂家 米特拉空气能热水器/家用机名流 160L/210L/空气源热泵成批出售
去购买
京东热水器品牌大排名 你家的热水器入选了吗?
热水器品牌大排名 你家的热水器入选了吗?
去购买
京东空气能热水器是一种什么样的设备
空气能热水器是一种什么样的设备
去购买
京东桑夏太阳能热水器多少钱一台
桑夏太阳能热水器多少钱一台
去购买
京东太阳能电热水器在农村受欢迎,难道只是解决了“洗澡难”问题?
太阳能电热水器在农村受欢迎,难道只是解决了“洗澡难”问题?
去购买
好物评价
发表
    全网好价
    更多
    相关文章